新闻资讯
News
每一次动态都是我们前进的脚步
让党的旗帜在首钢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创先争优”模范共产党员杨庆松
时间:2024-06-07 11:30来源:--

潜心攻关破解难题

党员名片:党龄14年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做最优首钢产品”

首钢吉泰安技术开发部部长杨庆松

胸怀强企之志,执着科研创新。

杨庆松,201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曾荣获2017年度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先进个人、2020年度首钢劳动模范、2022年度首钢模范共产党员。参与的《高性能铁铬铝合金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首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申请专利13件。             

高稀土合金材料是吉泰安公司研发的高性能铁铬铝合金中的核心材料,产品研发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很多工艺优化空间。去年年底,代表吉泰安公司最高水平的高稀土合金产品在轧制过程中出现意外开裂,作为产品开发的主要参与者,杨庆松心急如焚。在吉泰安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生产、安全环保等单位的协同下,他牵头组织成立攻坚小组,迅速排除了开轧温度、轧制变形量、冶炼冷却、原料质量等十余个可能工艺环节,最终锁定了电渣重熔渣系不稳定引起的钢锭质量问题。

为有效解决钢锭质量问题,杨庆松带领攻关小组分析冶炼过程的变量因素,发现当时用渣制度采用的是研究阶段的技术成果,随着大批量生产开展,渣的成分在冶炼后期发生了变化。“三分炼钢七分炼渣”,这是炼钢专业多年积累的实践生产经验,炉渣在冶炼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否对渣系进行调整,成为摆在杨庆松面前的最大难题。经过缜密分析,杨庆松结合企业自身电渣重熔技术的积累,决定大胆突破,进行渣系优化。他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现场一线,夜以继日奋战。由于生产是夜班,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8点,杨庆松带领攻关小组需要在夜间观察22个冶炼机台的情况。他们认真观察和记录从造渣到钢锭的全过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形成电渣重熔过程工艺数据、钢锭表面质量等第一手资料六十余份、制备渣样二十余组。杨庆松的一天常常是连轴转:上午跟踪生产一线轧制情况,下午召开攻关小组分析会总结经验,夜里继续开展攻关试验。在试验研究中,他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探索:分析渣系相图、制作样本、采集与处理数据,即使遇到各种困难,也会迎难而上重新试验,周而复始,直到问题解决。在大量的对比、分析、反复试验、现场调整工艺操作流程后,攻关小组终于解决了钢锭质量问题,确保工艺过程稳定、炼钢能力获得提升。

基于可控制的炼钢工艺,他们为材料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基因”,使高性能铁铬铝合金材料能够满足1400℃高温使用、高抗氧化性、低蠕变的性能要求,钢锭轧制成材率取得明显提升,班产率提高30%。

凭借优异的性能,吉泰安公司生产的低氮燃烧高性能纤维材料,在1050℃、200小时氧化的情况下,增重率小于10%,有效解决了同类进口电热材料“卡脖子”、价格贵、供货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该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储能、城市清洁供热等领域,契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方向,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碳。目前,全球仅有两家拥有从“耐高温氧化金属纤维”到“金属纤维燃烧器”整套技术的下游制造企业,首钢吉泰安跻身其中,而且由吉泰安研发、生产的低氮燃烧高性能纤维材料,被指定为“唯一可选用国产材料”。福耀集团(福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使用首钢吉泰安的这种材料用于制造玻璃炉电热元件,因其技术卓越、性能稳定,吉泰安被福耀集团评为A级供应商。经济效益方面,吉泰安公司同类产品在国内外电热合金市场表现优异,2022年上半年为企业创收5860万元,产品产生利润占该公司利润总额的60%以上,利润率达20%以上。

党员当先锋,创新无止境。在潜心攻关、破解难题的过程中,杨庆松更加领悟到责任与担当、坚守与奉献的价值和意义。他说,只有真正把工艺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企业的经营成果,才能实现技术人员的自身价值。

感言:

宝剑锋从磨砺出。扎根科研一线搞开发,我深知科研工作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只要埋头苦干,终将化险阻为坦途。我要持续在技术创新中彰显党员榜样力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提升吉泰安智慧制造水平。


©️版权所有2023 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3739号-2 技术支持: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